讀《夢》有感
讀《夢》有感1
想必有許多人都與我一樣,覺得歐亨利的這篇《夢》可以說道說道,因為這畢竟是被死神之手攔下的余篇。可當我讀了一遍后,對歐亨利的帶點笑意的感覺沒有了。依照故事的尾部,歐亨利對文章概述的字語中,主人公莫瑞是電擊而死的。而故事的創(chuàng)作者,也是去世了的。正巧在這篇故事的創(chuàng)作中去世。手中的故事卻變成了自己。不禁想到“含淚的微笑”,淚啊,便是無奈與遺憾,令人心酸……
說到《夢》,從“莫瑞做了個夢”到“莫瑞做錯了夢”,以夢為引線的故事,最終夢夢重疊,去世了。我們有時沉醉于夢境,不愿醒來,那是因為夢境里的美好?捎袝r我們過于沉醉一時的美好,忘了現實的本質,忘了我們需要面對的現實,這就過分了。像兔子沉迷于自己曾經赫赫的賽跑戰(zhàn)績,對現實中烏龜的反撲及要與烏龜進行的賽跑掉以輕心,毫不在意,甚至不把它論輕重,便造成了最終失敗的后果。童話故事中,只是一次賽跑的失敗,而現實中,又怎么會只是一場賽跑的失敗呢?
遑論最簡單的直接后果,若有關聯的后果呢?最終會是一塌糊涂還是順風順水?這種事,后者都是幾乎不會出現的吧。
有時候,我喜歡沉浸在我自己的世界里,望望藍天,望望白云,晚上的時候就望望華燈,望望車流?墒沁@樣的呆坐很快就會消失。我有自己的學業(yè),我有自己的任務,做完了這些才可以喘氣。每一個階段都有自己需要完成的目標,錯過了,就是一輩子都不能填上的空缺。因為年齡尚小,一些成熟的東西我還沒有足夠資歷去論東論西。但我依舊懂得,什么應該先去做,什么我可以等舒適下來,閑下來再去做。
不過一個很殘酷的`事實是,這些理論上的東西,大家都懂,就是有時會難以執(zhí)行。除工作狂及發(fā)奮圖強者外有一個小目標的人群里,大部分人都難以執(zhí)行?吹竭^一篇推文,里面說堅持的人和有目標的人誰更可怕?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有目標且堅持的人。暖心的勵志的雞湯在網上傳播的想病毒一樣。我們總是喜歡“今天我立志!我一定要XXXX…”明天說,或許明天就忘了。又或者迫于自己前一項任務未能完畢,進而拖到明天,明天又迫于其他的事情,難以前行一步,于是目標的光芒就逐漸黯淡了,進而被拋在腦后。老話說得好:今日事今日畢。現如今,我們還有這樣的能力嗎?沉迷于當下,叫不醒自己的人跟有目標的前行,卻常常將自己慣的睡著的人比起來,其實不可怕。
唉,現實太安穩(wěn),保護得太好了。不過,若是生活中沒有這些“含淚”,最終也難得微笑!昂瑴I”不止是苦澀,遺憾,還有困難,挫折,和努力后的感動。但正是“含淚”,讓我們看到遺憾,但每個人都希望,遺憾的盡頭,可以有那么一束光芒,讓我們展顏微笑。
決定好了嗎?一起創(chuàng)造光芒吧。
讀《夢》有感2
最近,讀了《與夢同行》這本書,它以尋夢記、追夢記、圓夢記三個篇章為主題,描繪了“詩畫江南、山水浙江”的美麗畫卷,帶我們探尋、欣賞浙江的藍天、青山和綠水。
然而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生活的富裕,我們美麗的家園遭到極為嚴重的破壞。曾幾何時,家鄉(xiāng)那條曾經承載無數希望的河流被污染了,它明鏡般的軀體變得十分灰暗;一座座新建的樓房正在蠶食著綠色的田野;垃圾的腐臭遠遠地撲鼻而來……
一份專家報告指出:中國每年因為空氣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5600多億元,這個損失還不包括因空氣污染早逝的生命。報告還說,中國500個大中城市中,只有不到1%達到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空氣質量標準。與此同時,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中有7個在中國。看到這,我不禁覺得揪心。我想,要是一直這樣下去,是不是當我們抬頭的時候,再也看不到藍天白云,只有漫天的霧霾?在我們這個江南魚米之鄉(xiāng),是不是再也看不到清澈的河水,綠油油的田野,只有一條條污水流出,一片片綠地消失?
回歸大自然,回歸綠色覆蓋的土地,回歸千百年來無數詩句里描繪的秀美浙江,是我們每一個浙江人的夢想和責任,讓我們一起為美麗浙江、美麗中國的共同夢想而努力。我們能做的有很多很多:低碳出行,多走路,少開車,公交優(yōu)先;節(jié)能減排,發(fā)展綠色循環(huán)經濟;積極參與義務植樹活動;合力推動“五水共治”行動……從今天開始,從我做起,從實際出發(fā),從身邊的瑣事著手,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綠色出行、綠色消費、綠色生產,打造綠色文明,建設美好家園。
我們期盼:鳥兒歡快歌唱,花兒盡情綻放,人們自由自在地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我們相信:通過不懈的努力,浙江的天會更藍,云更白,景更美。
讀《夢》有感3
喜歡在午夜之后,夜深人靜,在幽暗的燈光下,整晚整晚地看著。會和它一起笑,和它一起哭,和它一起哀嘆。燈盞里飄逸出的是風干了的桂花瓣的沉香,縈繞在幽藍昏紫的光邊,就這樣,呷咂著一本叫做《紅樓夢》的,整晚整晚
總不知,今夜飄落的花朵會有誰來埋葬?只怕有了這景卻沒了那情,沒了那哀憂惋絕。飄落于樹下,旋舞于天際,終于,隨風飛到天盡頭。它可知,花落紅顏盡,葬花惹誰憐?遭受了一生的劫,還盡了一世的淚,如今,也只是隨花飛到天盡頭,終換了個花去人亡。不是自命清高,而是本就孤苦伶俜,倘若再失了高潔,還拿什么來配?不是心胸狹隘,而只是為他盡了全心,用了全意,再看他的金玉良緣,叫人怎能不落淚?只道是你好,我便好,卻又是互用了心,互錯了意。何時,到底要何時,你才能悟了他那一句你放心?你可知,為你,他也累了一身的'疾。不敢說,更不能說,只能憋在心里。只盼望,你快好起來,只道是你好,他便好何時,到底要何時,你才能放下心,甩掉一生的情劫債。是不是,如若這樣,你就不叫做林黛玉了?是不是如若這樣,就沒了你那蒙了軟煙紗的心?
總不明,你處處留下的情種到底是你的無意還是你的有心?難道萬世情劫真的如此糾纏不清?為何你臉望著黛玉卻眼看著寶釵?為何你話挑著金釧卻心念著襲人?為何你手拉著襲人卻口叫著黛玉?到底哪一個才是你想要的?如若沒了那千年的劫數,到底哪一個才可以在你的懷里依偎到永遠?你倒好,看破了,入了空門,了卻了千般愁苦;哪曾想,那看不破的,都一一為你送了性命。襲人,金釧,黛玉,晴雯如若換得了你的半絲真心也就值了,可是,有誰,到底是誰最終得了你的一顆心?
總是想,如若沒了那仙石是傳說,是否真的可以造就一段金玉良緣呢?總是固執(zhí)地認為,寶玉和寶釵的愛情只是時間的問題,因為冥冥之中有一種東西叫做先來后到。因為黛玉是先來的,因為先有了那份情,那份愛,所以,在他的眼中已見不得寶釵的美;蛟S,真的有種東西叫做上天的安排,命運的作弄;或許,真的有種東西叫做緣分。
佛說,千百世的驀然回首才會換得今生的檫肩而過?墒牵瑸槭裁摧喕夭豢梢藻e開,為什么同在輪回之中,有人可以做著幸福的應運者,有人卻只能做輪回之中的局外人?
《紅樓夢》到底還是寶玉和黛玉的凄婉愛情,任誰,都插不進腳。只恐怕對傷了的寶釵,痛了的襲人,怨了的金釧,太不公。
讀《夢》有感4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社會生活,將其攫取、裁剪,再加以創(chuàng)造,《紅樓夢》這幅畫卷就這樣展現在我們眼前。一經問世就成為“中國小說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峰”,是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
作者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另外還有芹圃、芹溪、芹溪居士等字號。祖籍襄平(今遼寧省遼陽市)。出生在貴族家庭,年僅十歲的他親眼看到家庭遭受滄海桑田的變故,對封建統(tǒng)治的沒落命運有了切身感受。從1752年起,他終于揮灑出一部不朽的現實主義巨著《紅樓夢》。
賈寶玉,榮國府的嫡派子孫,銜玉而生。為女媧補天剩下的一塊靈石。從小淘氣異常,但其聰明乖覺處,百個不及他一個。賈寶玉是小說的核心人物。他聰慧異常,出類拔萃,但他不肯“留意孔孟之間,委身于經濟之道。”他是大家庭中的寵兒,但命運卻不由得自己做主,與林妹妹相契相知,抒發(fā)真性情真心意,卻被逼著娶了寶釵,終離了俗世,走入茫茫大雪。
林黛玉,前世為三生石邊的一株絳珠草,受赤霞宮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愿跟其下凡還盡眼淚。她絕麗脫俗,雅若天仙,雖然她是寄人籬下的孤兒,但她生性孤傲,心思敏感,才華橫溢,個性純真靈凈,說話率直有時卻也刻薄。她常懷隱憂,感物傷情;暮春時節(jié),見落花飄零,就鋤墳葬花。最后黛玉淚灑百日,泣血而死,還了前世情緣,留下悠長的深思。
還有王熙鳳。她的出現處處吸引著眾人的眼光,她處事圓滑,眼觀六路,八面玲瓏;她陰險惡毒,心狠手辣,弄權奪勢。但這并不能用反面人物來簡單歸結,她是開心果,上哄得賈母其中寵愛,她又是脂粉隊里的英雄,下管的婆婆丫鬟們服服帖帖。最終因她膽大妄為,不給別人留活路,落得個疾病纏身、無力回天的下場。
從王熙鳳這小小的一角,足以映射出封建貴族家庭的腐朽和道德淪喪,預示著中國古老的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的走向崩潰。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化的永恒話題。西方有“說不盡的莎士比亞”的說法,據說原是歌德的話。在中國,《紅樓夢》也是說不盡的,已經說了二百多年,今后還要說下去。
讀《夢》有感5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說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為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把一個個的人物寫的活靈活現,有以神話故事中的女媧為開頭引出著一故事——石頭記。有以甄隱士為線索開始即結束了整個的故事。
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又一個國度——英國。她誕生了一位偉大的、杰出的、有天賦的,劇作家他就是莎士比亞。他用他畢生的經歷發(fā)揚了本國的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戲劇。那時一個民族,他那時代不滅的靈魂,以各種形式表現著自己、充實著自己。正如莎士比亞與戲劇的微妙關系一樣,曹雪芹及其《紅樓夢》,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朽靈魂的一部分。與其說他是異步偉大的巨著,不如說它是中國通史。與其說那是寫貴族的生活,不如說是當時時局的真實寫照。從一點點的細節(jié)來講,那種語言的魅力體現出來,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塑造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形象。從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張一弛。一絲一毫無不張顯出人物的特點,可以說那種語言的敘述找不出一斯破綻。而從中又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發(fā)展的問題,具體的癥結,具體的民生國計,無不與此相關聯。這不只是一部文學作品,又是一部柬書。
前面說都都是前八十回,而后四十回我認為恰恰相反。從中有許多的破綻,例如賈寶玉在前八十回的一回中已經暗示到其是一悲劇人物,而到高鄂的筆下它又成了一個樂于學習又參加考試而考取舉人,從一個頑童到一個好學之人,這中間幾乎沒有什么銜接,是很令人匪夷所思的。而且在最后又丟下已經懷孕的寶釵出家為僧。而且據說高鄂是因為一個上任的資助,取續(xù)寫紅樓的,我認為一個初衷就不那么純潔的人,并且也沒有理解到曹雪芹的寫的《紅樓夢》。是無法寫好的。再說想象曹雪芹一樣的來刻畫人物是非常難的,不是容易達到的。我看到不如留下這四十回不寫,給人以遐想的空間,還是聽美好的。
讀《夢》有感6
讀罷紅樓,心里酸酸的。不知是為了什么。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從一個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開朗,這是嫉妒。我在隱隱之中對寶玉產生了醋意。說來也真是慚愧,但是有幾個男性看到一個紈绔子弟的周圍無緣無故的纏繞著數不勝數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說到這,紅樓夢里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癡戀。在紅樓夢里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
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后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么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么純潔,纖塵不染。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
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群;ㄇ鞍V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zhí)著著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
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凄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憂傷。
縱使大觀園里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里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于是她無奈著“天盡頭,何處有丘”,悲哀著“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凄涼結局。
與其說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軌道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為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親身經歷的描述,那么我可以感受到一個失去至愛的男人的痛苦。地獄的烈火在身邊燃燒,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卻是切膚之愛。當血淚撒盡的曹公轉身面對不堪回首的歷史怎能不發(fā)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嘆!
還有要說的就是薛寶釵的愛情悲劇了。看到黛玉的郁郁而終,依然那么難過。可待到讀完,聽甄世隱說著什么"蘭桂齊芳"。
讀《夢》有感7
故事《飛天夢》講述了美國波音737客機的女機長如何實現她夢想的故事。小時候她想長大后當一名飛行員。要么給農田播種或噴灑農藥,要么表演飛行特技或高空跳傘,要么駕駛客機。但老師和朋友們聽到她談理想,總是澆冷水。直到她上高中,語文老師斯萊頓夫人要求全班同學寫理想時,她才找到信心。剛開始她寫在紙上的是女招待。但斯萊頓夫人放松要求,不限制學歷、經濟、智商或其它什么的,再寫出理想。她再次重拾自己原來的夢想,并告訴斯萊頓夫人。斯萊頓夫人拍了拍她的肩膀,說:“那么,就努力實現它!”后來她靠著努力,終于實現了她的夢想。當然不是一夜之間實現的。她為之投入了十年的努力!首先她給農田播種、又噴灑農藥,還表演了飛行特技和高空跳傘。然后做了多年的副駕駛,因為是女性,一直得不到提升,但她沒有放棄。直到1978年,美國聯航公司招女飛行員時,她有幸成為受訓的三位女飛行員中的一個,同時她也成為全美國僅有的50名客機女駕駛員之一。她就是簡·哈珀。
所以說,既然是夢想,就不應該受到限制,只要有堅持不懈的努力,無論多大的'夢想都可以成為現實。
信念是理想之燈,照亮前進的道路;信念是理想之帆,揚起希望的大船。沒有信念,生命的動力蕩然無存;沒有信念,生命的美麗悄然歸去。人們說“心有多高,舞臺就有多廣!”堅守信念,千難萬險也能克服?傆幸惶,我們的夢想也能變成現實。
我的理想又是什么呢?其實我很想和爸爸媽媽一樣當一個經理,但我更想但一家公司的總經理。我相信我能行!
現在時代的步伐越來越快,但光說不做的人太多了,絕不占少數。萊特兄弟曾說過:“據我所知,鳥類中最會說話的只有鸚鵡,而鸚鵡是永遠飛不高的!边@句話讓人深有體會,從說與做來看,做比說更重要
,只說不干的人將一事無成。
當然,光有了信念還未必會成功。“機會只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边@是大家常說的,可是當機會真正來臨,又有多少人能抓得住呢?這一點比爾·蓋茨就是榜樣。
“一步再一步”。也許理想有時似乎有些“好高騖遠”,但當我們邁開第一步,并不斷前行時,實現理想的那一天已離我們越來越近……
讀《夢》有感8
這個寒假中,我閱讀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書中人物的塑造、刻畫生動: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追求完美的賈寶玉,風風火火的王熙鳳,心胸寬廣的薛寶釵特別是林黛玉和賈寶玉這兩個人物,是那么深入人心,可以讓人為之研究一生。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每當我讀到多愁善感的黛玉時,我總會情不自禁地落淚。一定是“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她令我產生了無比的憐愛。她,無論是自己的離別仇恨,自己的傷心往事,還是草木枯榮,四季更替。她都會黯然淚下。也許她真如書中所寫的`絳珠草,來到世間“還淚”一般。她切實地向人們顯示了那水一般的柔腸,她對于一切世間的丑陋、難堪,就只能是暗自落淚,這不禁讓人覺得她有那么點“窩囊”,當然,這詞兒并不怎么適合她。哎,黛玉真叫我又愛又恨。
相對于書中另一個主人公賈寶玉,他雖不是女孩,但一樣是那么細膩柔腸。他與那些靈氣、清秀的女孩相差無幾,寶玉厭惡他人“男尊女卑”的思想,他對丫環(huán)毫不歧視,反而他會挺起胸膛保護她們,憐愛她們當寶玉得知無力幫助她們時,他傷心欲絕。當他失去迎春、晴雯、黛玉時,他比任何人都想挽回這一切,但是他追求完美,他追求獨道的美!內心的美,行為的美,在他身上散發(fā)著一種別人沒有的美。他不是一位女子,但他更像一位愿意拯救那些女子“美”的勇士。與其他兩相比,薛寶釵那寬豁開朗的胸襟無疑讓人產生敬佩之情。而心狠手辣的王熙鳳恰恰相反,心胸狹窄,貪財,潑辣讓人發(fā)指!
《紅樓夢》,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果然內藏真經,對情節(jié)的描述蕩氣回腸,對人物的刻畫細致入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管誰看了都會像我一樣愛不釋手的!
讀《夢》有感9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社會人生悲劇,反映了一個封建大家族的方方面面,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高度結合的偉大杰作。賈寶玉,一個號稱怡紅公子的靈魂人物,從小和眾多女子們天天在一起吟詩作對,然而在眾多金釵之中,有兩位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
林黛玉生性孤傲,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黛玉聞訊氣死。盡管高鄂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管她登仙還是辭世,至少她別了寶玉,很好很好。
我不是天生喜歡看別人的悲劇,只是覺得對于黛玉這樣一個脆弱的封建少女來說,死是她的'解脫,是她所有悲劇的終結,是她的幸福。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也許黛玉確實應該淚盡證前緣,這樣不是更好嗎?她牽掛著寶玉,用她全部的熱情為這一知己痛哭,懷著深深的思念,這樣的死,何嘗不是高貴神圣的。所以能帶著回憶離開他,是一種幸福?纯磳氣O的下場,更不得不說黛玉是幸福的。以前我是很討厭薛寶釵的,到最后的成親,我一直都覺得她是一個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現在,我竟然不由得同情她了。
其實細想起來,她的悲劇也許比黛玉更令人嘆惜。如果賈府不倒,寶釵至少沒了丈夫還有富貴,但如今呢,賈府已經淪落到何等地步,做寶二奶奶還有何等意義呢?沒有幸福的生活,沒有丈夫的關愛,獨守空房,難道不是更大的悲劇嗎?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在這樣一個封建社會,大觀園中的男男女女們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雖然林黛玉琴棋書畫無不精通,才情氣質人人夸贊,可到頭來,年紀輕輕就郁郁而死;寶釵凡事穩(wěn)重,識大體,詩詞賦會樣樣精通,原是金玉良緣,可偏只念木石前盟,可嘆端嫻處子,到底誤終生;迎春才貌雙全,可嘆卻遇中山狼,一味驕奢,嘆芳魂艷質,一載去悠悠……才情萬種的紅樓兒女們散的散,去的去,曾經的繁華人生如一場夢!
林黛玉和薛寶釵都只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而已。而曹雪芹先生也正是想抨擊當時封建禮教的罪惡,并非單單描述劇中人物性格的悲劇,愛情的悲劇,則是反應了一個時代悲劇和社會悲。
讀《夢》有感10
《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講的都是豪氣干云的人物,孫悟空,宋江,諸葛亮,一個比一個智慧,一個比一個能干,一個比一個驍勇善戰(zhàn)。
但《紅樓夢》不同,它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女人的`慘態(tài),金陵十二釵沒有一個好下場,黛玉葬花,元春暴病,探春遠嫁,湘云貧病,妙玉失蹤,迎春虐死,惜春為尼,熙鳳慘死,巧姐成婢,李紈守寡,可兒早夭。唯獨寶釵還不錯,不過自己嫁的那個人卻不愛自己?杀绕鹌渌藖碇v,還算幸運。紅樓女兒的悲慘又有誰知?
我喜歡黛玉,她能夠為自己的幸福而去爭取,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只是黛玉錯了,在這個年代,豈不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嗎?黛玉太過于清高了。以至于不去交人情,弄到一副落花而亡的結局。而寶釵則與黛玉那“喜散不喜聚、喜靜不喜動”與之相反,所以大觀園中的女兒們多與寶姐姐一塊兒,這點也促成寶釵在眾姐妹中交情甚好。再者,黛玉雖“心較比干多一竅”,可黛玉表現太露,不比寶釵端莊沉穩(wěn),在賈母眼中留下了一個典范妻子的表率。
身為“金陵十二釵”之首的“瀟湘妃子”黛玉,又怎會沒有難言之隱呢?父母已雙亡,在這偌大的府邸之中,卻沒有她的容身之地啊。
千紅一窟,萬艷同悲!
【讀《夢》有感】相關文章:
關于夢的作文:讀《夢》有感05-23
讀《中國夢》有感10-06
讀《紅樓夢》有感07-30
讀《狼王夢》有感07-06
讀《狼王夢》有感07-12
【精選】讀《狼王夢》有感11-01
讀《狼王夢》有感10-06
(經典)讀《狼王夢》有感08-31
讀《紅樓夢》有感07-31
讀《狼王夢》有感經典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