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下的力量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讀當下的力量有感
讀當下的力量有感 1
《當下的力量》就是以托利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去告訴人們當下(即現(xiàn)在)的重要性。告訴人們應該以一個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面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
該書前半部分告訴我們:應該學會清空自己。正如向杯子中倒水的道理相類似,只有當杯子是空的時候,才能往杯子里倒入更多的水。人們也一樣,只有在清空自己的思想時才能聽到或者感覺到周圍環(huán)境的聲音;只有清空自己的思想才能學習到曾經(jīng)沒有意識到的知識。其次,在清空我們自己的思想的同時,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最淡定的人是最無敵的(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因為他沒有把破綻暴露出來。正如今年的澳網(wǎng),李娜苦戰(zhàn)3盤,艱難淘汰大威。李,無欲則剛,現(xiàn)在的我們應該學會淡定,努力做事、認真學習。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會看到朝陽的美麗。
該書在后半部分,托利告訴我們:首先,學會專注當下,對曾經(jīng)和未來不必計較太多,我們對曾經(jīng)和未來要明白幾點:一要總結(jié)曾經(jīng)的經(jīng)驗,二要堅定的對未來的信念,這個信念是我現(xiàn)在的努力在未來的某一天一定回有所收獲。其次,專注你的身體,學會聆聽你的身體,從而學會聆聽世界的事物,不能妄加自己的聯(lián)想,要以事實說話。愛護你身體的每一個部分,從而營造一個身心健康的身體,學會包容,有良好心態(tài)。
作者在字里行間讓讀者感到要關(guān)注當下,關(guān)注此時此望,控制自己的思維。思維只是意識的一小部分,沒有思維不會影響到意識,沒有意識思維將不復存在,所以別擔心,當你關(guān)注當下時,你會有一種很強烈的滿足感,不會有不安,不會有煩惱,你的每時每刻都是充滿了喜悅與安全感的。
要做你思維的見證者,你不等于你的大腦,你的痛苦情緒,都是你大腦的思維制造出來的,而實際上,你的意識根本沒有創(chuàng)造這些思維(痛苦),是思維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而制造出來的,它利用了時間,而如果你去觀察這些思維,做為一個見證者,看他們是怎么想的`,不做任何批判,不加以分析,只是靜靜的看著思維在變化,一股強大的力量將會吞噬你的思維(痛苦),慢慢的思維(痛苦)將會消失。如果你的身體里面有兩個人,那是兩種思維,你要去觀察他們,當他們制造出來一種情緒時,你不要認同他,你越認同他,那你就會被兩種中的任何一種思維控制。
如果我們被思維所奴役,我們的自我感就是源子外在。我們從那些與我們的自我感絲毫沒有任何關(guān)系的事情——你的社會角色、財產(chǎn)、外表、成功與失敗、信仰等(包括愛情)——尋找我們的自我感覺。而當我們沉浸在愛情當中,彼此深深地需要與依賴,就像是藥物一樣讓對方上癮。當我們擁有這種藥物時,我們會處于高度興奮的狀態(tài);而當對方要離開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會嫉妒,企圖通過要挾、責備或指控來操縱一切,這源自己我們對失去的恐懼。如果對方真的離開了我們,這可能會導致我們最為強烈的故意或最為深刻的痛苦和絕望。這時,愛又在哪里呢?愛會在瞬間就轉(zhuǎn)向它的對立面嗎?當初的那些是愛,還是上了癮的控制和依賴呢?
正因為我們失去了自我,這種不完整使我們在外在的世界中無窮無盡的尋找而又一次又一次地被傷害。而我們無法意識到思維已將我們奴役。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要恢復自我存在感的意識,恢復對于思維這個工具的主人身份,恢復自我對身體與內(nèi)心完全的支配。這樣,當我們意識回歸的時候,我們遍回到了一個身心合一的狀態(tài)里,就像孩子一樣,透明、喜悅、寧靜。這時,我們擁有了最完整的自我。無論外在的世界如何無常,我們的內(nèi)心都是完整的。而當我們需要思維為我們服務時,我們的意識就會指導我們的行動。思維在這里恢復了它工具屬性的本質(zhì)。這樣,當我們遇到一段愛情的時候,我們便會明白真愛沒有對立面。它只是一種存在的狀態(tài)。它是你真正擁有自我時,散發(fā)出來的平和、寧靜與喜悅。
每當此時,我們便能理解真正的幸福。其實就是內(nèi)心的完整。每個人所選的路不同,但殊途同歸,幸福是我們共同的目的地。當我們學會隨時隨地感受到愛——即內(nèi)心的平和、寧靜與喜悅時,整個世界都將變得光彩!
而回歸到愛的世界里,回歸到我們本真的最初,則需要利用當下的力量。思維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感,利用了時間,利用你過去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與未來還未發(fā)生的事情證明思維的存在,制造了痛苦,如果你關(guān)注當下,接受現(xiàn)在,你將會感受到愛,和平,喜悅!
讀完《當下的力量》,我個人感覺這本書的主要觀點就是:珍惜現(xiàn)在,對生活要處之泰然,要有點阿Q的精神,但又不能過分;要懂得享受生活,也要懂得規(guī)劃生活。一千多年前的老子《道德經(jīng)》給了我們一個很簡潔的總結(jié):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無為而治。
讀當下的力量有感 2
不忘過去不畏將來——讀《活在當下的力量》有感1000字:
有時候總會聽到一句口頭禪“心態(tài)最重要”。所謂心態(tài)好,其實是一種不糾結(jié)于昨天不憂心于明天,而只好好把握今天的那份坦然與灑脫。不快樂百分之九十的原因是對過去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抱憾抓住不放,對明天還沒發(fā)生的事情擔心操心掛心。其實只活在當下,才更容易感到快樂,因為把昨天的和明天的事都先放下了!懊客硭X前,原諒所有的人和事!贝蟾耪f的也是這個理兒。
這周末剛看了一部綜藝節(jié)目,這期的主題叫“沒有上進心,有錯嗎?”其中最欣賞一位辯手的觀點:“真正的上進心,其實是活在當下的人!敝孕蕾p,或許是在心底默默的認同吧。因為現(xiàn)在的我,個人理解的`上進心已經(jīng)不是給自己定個三年目標五年計劃一定要去完成,隨著年歲見長,漸漸覺得好多事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正如“武漢,每天不一樣!睘榱藴p少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機會,我覺得過好每一個今天才是最重要的。這樣的活法不代表就沒有上進心,而是在既定的時間內(nèi)每天讓自己學習進步一點點,和昨天的自己比更優(yōu)秀更成熟了,這也不失為一種上進。只要我還不曾頹廢的自暴自棄,我就是在上進。總之,活在當下隨遇而安的感覺其實也挺不錯的。
再回到這本書上來,第二章“抓住今天,盡可能少的依賴明天!弊屛衣(lián)想起一首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這首詩正是在提醒我們今日事要今日畢,不要指望無數(shù)個明天,所以活在當下在這里是一種工作的態(tài)度——高效而盡責。
第九十一章“放下完美主義,不要太過苛求自己!北M善盡美是每個人都想實現(xiàn)的目標,完美主義某種意義上其實是一種“毛病”,現(xiàn)在反而覺得殘缺美才更觸手可及般真實。做事如此,為人亦如此。沒有一件事可以做到完美,只是總結(jié)與教訓中一次次更趨近于完美。沒有哪個人可以做到完美,只是在認識交流中多看優(yōu)點忽略缺點;貧w自己更不可能做到完美,相反是在一天天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諸多不完美。所以活在當下是一種認識自我的態(tài)度——時時自省接納自己。
第九十五章“生活不能裝的太滿,多給自己留些空間!边@點很適用于女孩兒,除了吃喝玩樂,剩下的就是不停的買買買,于是衣服多的沒處放,可到了要穿的時候,又發(fā)現(xiàn)當季怎么沒有衣服穿了呢。有個來源于日本的詞匯“斷舍離”如今比較流行,簡言之就是及時清理舍棄那些不太用得著的東西。同理,心里如果裝了很多昨天的事,自然就沒有空間裝今天和明天的事。所以活在當下在這里是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釋放才會快樂。
讀當下的力量有感 3
當下有你所有想要的東西,當下也是你唯一擁有的東西。
常常聽到許多哲學家告誡要活在當下,當時也只是聽聽罷了,根本不能真正理解“活在當下”四字的含義,直至有機會讀到?斯.托利寫的《當下的力量》一書,才真正地豁然開朗起來,并從心底里喜歡上這本書,“活在當下”的確賜予了我太多的力量。
多少時間,我們都活在過去和未來,而忽略了當下的時刻。而事實上,過去的一切將一去不復返,未來的事情總是讓人難以預料,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也是最寶貴的,但多少人都把最寶貴的當下白白浪費了。特別是像我這樣愛胡思亂想的人,腦子里永遠充滿著對過去的回憶、對未來的憧憬,殊不知錯過了多少珍貴的時刻。讀完此書,一種強烈的'活在當下的欲望油然而生,一次次地體驗著當下時刻的神圣與美妙,那種快樂與平靜是多少拒絕當下的人所不能感受到的。
多少人在大腦的折磨下度過一生,任由它攻擊、懲罰,并耗盡生命的能量。
讀了此書我才知道,當不需要運用思維時卻出現(xiàn)思維并認同思維,是多么恐怖且痛苦的事情。對絕大部分人來說,我們從來都不會去質(zhì)疑自己的思維,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的思維是正確的,并代表了真正的自己。事實上,思維制造了我們的痛苦,對思維的認同讓我們陷進痛苦中久久不能自拔。思維帶我們進入過去,于是有了遺憾,有了懊悔,有了自責,有了悲憤,有了難過。思維帶我們走向未來,進入一個虛幻、飄渺的世界,于是有了焦慮、不安、緊張、壓力。所有這些,均是痛苦的根源,但我們從不會有意識地從思維里走出來,反而深深地認同于它,因此我們就陷進了痛苦之中。古人所云:難得糊涂,大概就是告誡我們不要總是活在思考之中,暫停思維也是一種難能可得的智慧。
受苦是需要時間的,在當下它不能生存。
如果我們現(xiàn)在感到痛苦、焦慮、難過,請閉上眼睛,有意識地把關(guān)注點放在此刻,放在這一秒中,不去想前一秒或后一秒鐘,那么我們就根本不會感到絲毫的痛苦,保持臨在狀態(tài)是最好的解脫方式。保持臨在,意味著不再無意識地受到思維的控制,不再無意識地認同于思維的指引,而是有意識地關(guān)注當下,把意識聚集在此刻。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人對我說了句羞辱我的話,我的立即反應必定是惱羞成怒,這是因為我無意識地認同了思維:他正在侮辱我,攻擊我,我必須反抗。這也是小我賴以生存的保障,因為“自我需要問題、沖突和‘敵人’來強化它身份賴以生存的孤立感”。但倘若我保持強烈的臨在意識,我深深地進入此刻,進入當下,我便不會產(chǎn)生憤怒,那么后來所有的沖突也就可以避免發(fā)生了。
所有內(nèi)心的抗拒都是各種形式的消極體驗,所有的消極心態(tài)都是抗拒。
我們總喜歡活在過去和未來,是因為我們抗拒當下。也許現(xiàn)實中有重大的任務等著我們?nèi)プ觯苍S現(xiàn)實中有太多的煩心事困擾著我們,所以我們開始逃避,開始拒絕接受現(xiàn)實。然而這些事情并不能因為我們心里上的拒絕而消失,它們依然存在,任何抗拒、逃避都是無用的,只會給我們帶來消極的心態(tài),最終帶來痛苦。面對現(xiàn)實,接納事實,臣服于當下的一切,然后采取積極的行動處理,心平氣和地與事實共事,我們便會被所接受的事實帶進一個寧靜的狀態(tài),所有的麻煩事也都會迎刃而解。謹記:不去抗拒,就沒有人受到傷害。
“活在當下”的力量的確巨大無比,沒有了懊悔和焦慮,多了幾分寧靜,真正把自己從痛苦之中拯救出來;關(guān)注于當下時刻,全心全意高質(zhì)量完成此刻的任務,快樂和喜悅便由此而來。
獲取拯救的大門只有一個:進入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