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yīng)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豆豆小朋友是個“問題”小孩,上課不能專心聽講,不能按照老師的指令行動,沒有紀律感和規(guī)則感,我行我素。是的啊,放在現(xiàn)在大部分學校里面,都是學校不愿意接收的孩子,她是讓校長、老師和同學都為之頭疼的小孩,是“問題”小孩,但是她是誰的“問題”,是別人的“問題”,她不是問題,她的媽媽和巴學園的可以證明。
如果不是小豆豆的媽媽和巴學園,我們不會發(fā)現(xiàn)小豆豆原來是古靈精怪、活潑可愛、天真無邪的孩子,她富有想象力(可是以前的老師說她思想奇怪)、她活潑好動(可是以前的老師說她多動)、她熱情禮貌(可是以前的老師說她喜歡多管閑事)、她對事物充滿好奇心(可是以前的老師說她行為特異)。怎么會想到在巴學園校長眼里,小豆豆是個天使般的孩子。
是因為小豆豆的媽媽始終相信豆豆是個特別的孩子,她是豆豆自己,她不是問題,而巴學園的校長真正愿意與孩子近距離交流談心,真正愿意理解孩子,真正懂孩子的心的校長。學校大門是用矮矮的樹做成的,而且樹上還長著綠色的葉子。教室是廢棄的電車,午飯是我們聞所未聞的“山的味道,海的味道”,課程可以自己選擇……這個學校中,什么學生都有,如:再也長不高的侏儒高橋君,患過小兒麻痹癥的泰明,一張嘴就嘰里呱啦說個不停的小豆豆……但在這里,沒有嘲笑、諷刺與歧視,有的只是平等與愛心,寬容與真誠。
作為家長,看完這本書在反思,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在以成人的、大眾的、普適的所謂的“標準”來評價孩子,“好”與“壞”、“優(yōu)”與“差”是以大人覺得是“正確”的標準,這些標準可能是分數(shù)、名次、聽話、守規(guī)矩等,讓家長忽視真實的孩子,孩子成長更應(yīng)該像自由奔騰的河水,而不是框在已打造好的容器里面。小豆豆并沒有因為巴學園校長給予的自由而變得不能適應(yīng)社會,反而因為這些自由更好地懂得社會生活規(guī)則,并且重點是找到了自己熱愛的喜歡的擅長的領(lǐng)域。而作為成人,看完這本書真實地羨慕小豆豆在童年遇到了小林先生,在巴學園的經(jīng)歷治愈了一生,而我們心里的“小豆豆”在我們成長過程中丟失了,那個對世界充滿好奇,對事物充滿熱情,對喜愛的事情地執(zhí)著,對追求未知地勇氣,慢慢丟了,作為成人也需要有自己的“小林校長”,學會找回自己地純真與熱愛,接納自己并做自己。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窗邊的小豆豆好句06-22
窗邊的小豆豆作文04-30
《窗邊的小豆豆》的閱讀心得11-03
《窗邊的小豆豆》閱讀心得12-06
窗邊的小豆豆好詞好句08-22
讀《窗邊的小豆豆》心得02-10
《窗邊的小豆豆》讀書筆記08-18
窗邊的小豆豆讀書筆記12-03
窗邊的小豆豆作文(15篇)06-01
讀窗邊的小豆豆心得感悟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