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范文
當(dāng)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yīng)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歐也妮葛朗臺》是歐洲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xué)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巴爾扎克創(chuàng)作的《人間喜劇》中的一部杰出作品。 故事 是在家庭內(nèi)部日常生活中展開的,沒有聳人聽聞的事件,沒有絲毫傳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說,這是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而其慘烈的程序卻不亞于古典悲劇。
慳吝精明的百萬富翁,有位天真美麗的獨生女兒,她愛上了一個破產(chǎn)落魄的親戚,為了資助他"闖天下",不惜傾囊贈予全部私蓄,從而激怒愛財如命的父親,父女間發(fā)生激烈的沖突,嚇得膽小而賢淑的慈母從此一病不起;可是在期待中喪失父親、損耗青春的癡情姑娘,最終等到的卻是發(fā)財歸來的負心漢。
這類癡情女子負心漢的故事我們并不少見,但是為什么巴爾扎克的這本小說會成為一部杰作呢?除了由于巴爾扎克為情節(jié)提供了一個真實的行動背景外,更是由于小說作者創(chuàng)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據(jù)安德烈莫洛亞考證,其實巴爾扎克只去過索繆一次,而且僅僅停留了幾個小時;有人還找出小說中的破綻,證明故事更像發(fā)生在圖爾。這些都無礙于作品的真實性。巴爾扎克對索繆的描寫,無非是為了提供一個人物活動所需的典型場所,它可以是索繆,也可以是別處,但必須是法國在那個時代的內(nèi)地社會的縮影。同樣,到索繆去尋訪小說人物的原形也是徒勞的。他們是巴爾扎克心目中的一群內(nèi)地人物的典型。在巴爾扎克的作品中,藝術(shù)真實的感染力來自他對觀察所得的提煉和加工,來自他以此塑造的人物在讀者心目中獲得的認同。老葛朗臺的性格是顯然與守財奴的傳統(tǒng)形象大不相同。莫里哀的阿巴公一譯阿巴貢--編者注只知吝嗇,雖然也愛財如命,但是僅僅熱衷于守財,連放債都舍不得。而老葛朗臺卻不只是守財,更善于發(fā)財。為了賺錢,他不惜掏空自己積攢的金銀。他精于計算,能審時度勢,像老虎、像巨蟒,平時不動聲色,看準(zhǔn)時機會果斷迅速地撲向獵物,萬無一失地把大堆金銀吞進血盆大口般的錢袋。有人發(fā)革命財,有人發(fā)復(fù)辟財,而他革命財也發(fā),復(fù)辟財也發(fā)。索繆城里沒有一個人不曾嘗到過他的利爪的滋味,卻沒有人恨他,索繆的居民反而敬佩他,把他看成索繆的光榮。他實際上成了人們心目中的上帝,因為他代表了在那個社會具有無邊法力的金錢。對金錢的追逐是一種頑固的意念,而小說想證明的偏偏又是這種意念的破壞力量,它摧毀了整個家庭。
巴爾扎克的這部代表作,描寫了資產(chǎn)階級暴發(fā)戶發(fā)家的罪惡手段,作品深刻揭露了資產(chǎn)階級的貪婪本性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塑造出葛朗臺這樣一個舉世聞名的吝嗇鬼形象。據(jù)說,這部小說是巴爾扎克與后來成為他妻子的俄國貴婦韓斯卡夫人熱戀時的產(chǎn)物。巴爾扎克本人非常珍愛這部小說,稱它為"最出色的畫稿之一".一百多年來,這部作品以其自身獨特的文學(xué)美學(xué)價值對 世界文學(xué) 的發(fā)展和人類進步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馬克思、恩格斯因此贊譽巴爾扎克是"超群的小說家".
雨果說:巴爾扎克所有的書僅僅組成一部書:一部生動的、閃光的、深刻的書,在這部書里,我們看到我們的整個現(xiàn)代文明在來去、走動,帶著我也說不清楚的、和現(xiàn)實摻雜在一起的驚惶與恐怖之感;一部了不起的書,詩人題作喜劇,而他本可以題作歷史的……左拉說:在巴爾扎克生動逼真的人物形象面前,古希臘羅馬的人物變得蒼白無力、渾身抖顫,中古的人物像玩具鉛兵一樣倒伏在地。
【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筆記09-28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筆記03-07
《歐也妮葛朗臺》心得體會05-05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筆記(精選20篇)09-30
歐也妮葛朗臺的讀書筆記(精選3篇)03-07
歐也妮葛朗臺心得體會范文03-11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筆記(通用10篇)03-08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筆記(通用19篇)03-08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筆記范文5篇03-07